製造業中階移工 藍領轉中階 懶人包(2025年更新)
前言
製造業藍領移工在台最長年限為12年,針對擁有專業技術的移工,在符合薪資及技術條件的資格下,即可由雇主轉任為中階技術人力。這個位階在移工的任用,偏向班長的角色,可以帶領移工或本身學會重要的流程技術等等。
藍領轉中階流程
中階辦件流程其實與一般藍領流程差不多,差別在於中階不需辦理初/重招函,第一關流程辦理當地就業中心及勞工局辦件後,即是勞動部辦理中階移工聘僱,為專案辦理。
中階辦件流程圖
開辦時間
原雇主:移工聘僱許可有效期間屆滿日前2個月申請
新雇主:移工聘僱許可有效期間屆滿日前2~4個月申請
申請條件
雇主方面資格
- 依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認定特定製程(3K)比率(40%、35%、25%、20%、15%、10%)*25%
- 移工、外國中階技術人力及從事專業工作之外國人,合計不得超過總員工50%,惟雇主聘僱之專門性或技術性外國人,經勞動部會商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專案同意者,不計入所聘僱外國人總人數。
最底薪資
- 有技術條件:每月經常性薪資達3.3萬元以上(僑外生初聘3萬元)
技術符合下列條件之一:
- 專業證照:經濟部指定證照範圍。
- 訓練課程:參加國內大專校院、勞動部、經濟部辦理之產業升級轉型相關專門知識、技術訓練課程,或產業升級轉型相關之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職能導向品質認證課程,且應累計時數達80小時以上。進行線上數位學習課程(製造業相關)總時數達80小時以上。或雇主聘僱同一名外國人累計達3年以上,得切結自辦專門知識、技術訓練課程達80小時。
- 實作認定:依經濟部訂定認定規範及審查機制,由雇主檢具移工具備中階技術條件之證明(包含書面證明及實作影片),向經濟部申請實作認定。
- 免技術條件:每月經常性薪資達3.5萬元以上
移工資格(條件擇一)
- 在我國大專校院畢業取得副學士學位之外國留學生、僑生或其他華裔學生,符合中階人力薪資條件及技術條件。
- 在臺連續工作6年以上或受聘僱於同一雇主,累計工作達6年以上資深移工,在臺工作期間無違法情事,且符合中階人力薪資條件及技術條件。
- 移工曾累計工作達6年以上出國後,再次入國工作者,工作期間累計達11年6個月以上,符合中階人力薪資條件及技術條件。
- 曾在臺工作累計11年6個月以上,且在臺工作期間無違法情事,現已離境之移工,符合中階人力薪資條件及技術條件。
雇主及移工 轉換中階後優缺比較
經驗分享
辦理中階名額有利有弊,就在所有條件都列出後,在權衡下取得維持移工輪替的平衡,有幾項中點想提醒!!!
- 中階名額比例(25%)通常佔得不多,舉例來說工業局級別在20%,工廠勞保總投保人數約15名,可使用中階名額計算式:15*(20%*25%)=0.75,四捨五入後可申請1名中階,所以不管在辦件或名額都是專案辦理,所以有意想申請製造業中階的老闆們,需慎選避免不必要的糾紛。
- 移工資訊管道很發達,通常6年期滿後就會要求雇主辦理轉到中階,需注意辦理中階雖說是同雇主滿6年以上就可以辦理,但需要當次聘僱合約滿後才可轉任中階,不可中途轉換升等。
- 藍領移工可在台12年,如果有意願想辦理中階移工,不妨將中階辦件放在滿期12年的時候再來辦理,既可讓移工聘僱年資達最大化,也可以不需提前就先支付較高薪資聘僱。
- 中階移工如果聘僱後覺得不適任,移工只能轉換可辦理中階的工廠,不可降等變為藍領移工。
移工不管是藍領或中階,其實引進來台的角色僅是補充台灣人力不足的職位,很重要但也不要過度依賴,適度的人力調配調度,會讓整體工作產能增加!